当前位置:首页 >> 应知应会
校外实习基地-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自评估专家访谈参考问题
发布时间:2025-06-10
 

1.   基本条件与资源保障:基地的建筑面积、设备总值、员工人数、可同时容纳的实习学生人数是多少?近三年接纳学生实习人数是多少?是否有设备更新或技术升级?

2.   基地的安全情况:基地的安全管理制度如何落实?是否针对学生实习制定了专项安全预案?近三年是否发生过安全事故?

3.   合作协议:校企合作协议是否明确双方在实习管理中的职责(如教学计划制定、导师选派、考核标准)?协议是否定期续签或修订?

4.   管理机制:基地是否有专门的管理机构(如校企联合管理委员会)?管理文件(如实习大纲、考核办法)是否完整存档?

5.   质量保障:实习基地如何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?如何保障的?

6.   教学目标与内容:实习教学大纲是否与专业培养方案衔接?核心实习任务如何体现课程知识点?

7.  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情况:是否根据行业新技术(如智能化采矿、绿色选矿工艺)更新实习内容?近三年新增了哪些实践性课题?

8.   校外指导教师情况:企业中的指导教师的专业背景如何?是否具备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或丰富现场经验?师生比是多少(如每位导师指导学生人数)?

9.   校内指导教师参与度:高校教师是否参与实习指导?如何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(如联合备课、案例开发)?

10. 双向赋能与产出:近三年,基地与高校合作开展了哪些科研项目或技术攻关?本科学生参与的成果(如专利、调研报告)有哪些?

11. 合作的持续性:企业通过合作获得了哪些实际收益(如高校提供的技术咨询、人才输送)?是否有定向培养班或就业直通车机制?

12. 校企互评机制:校企双方是否建立了合作成效评价机制?最近一次评估的结果如何?存在哪些改进方向?

13. 过程管理与考核:实习期间学生的考勤、任务完成情况如何记录?考核指标中实操能力、团队协作、创新思维的占比分别是多少?

14. 学生实习积极性:是否存在学生因实习内容枯燥、学不到实用技能而反馈不满的情况?如何处理此类问题?

15. 能力提升与就业关联:根据跟踪调查,实习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体现在哪些方面(如技能匹配度、行业认知)?近三年实习留用率是多少?

16. 实习对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意义:学生在实习中参与的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是什么?是否有跨专业协作(如与地质、机械专业学生合作)的案例?

17. 实习基地规划:未来3-5年,基地在实习内容、合作模式上有哪些创新规划?

18. 其他意见:您对学校人才培养或就业工作还有哪些补充建议?